本文转自:中国中医药报
□ 陈悆 张宗明 南京中医药大学 王文杰 成都大学
自2022年11月一款聊天机器人程序(Chat 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 简称ChatGPT)问世后,引起了我国高等教育各领域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更是给中医药国际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对此应深入思考并积极应对。
由于语言文化、生活方式、疾病防治观念等差异,来华留学生在求学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经过中医药专业知识训练的ChatGPT可以协助来华留学生进行跨文化沟通与理解,实现个性化教育,提高学习效率。
实现个性化教育。ChatGPT的介入可以辅助个体学生学习路径,打破传统师生答疑解惑所需的空间和时间壁垒,为学生提供术语解释与相关知识拓展,帮助他们减轻入校后的学习压力,使学生增强获得感与成就感,从而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升级。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留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取需要的知识,尤其能够提高阅读和理解《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本草纲目》等古典文献的能力。
精准匹配课程需求。来华学习中医药的留学生群体具有多样性,通过和团组学生多维度对话沟通,ChatGPT可以基于学生行为,较为准确地分析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有针对性地汇总目标学生特色,为课程设计提供不同层次的视角和建议,帮助院校丰富课程。例如,针对有一定西医学和医学汉语基础的学生,ChatGPT可以在已有的课程资源库中挑选难度适中的临床实践课程进行匹对;针对零基础的本科入学新生,ChatGPT也可设计入门的预科课程,从了解中文和中国文化开始进行中医学启蒙课程。
协助跨文化沟通与理解。作为目前最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ChatGPT利用所储备的大量跨语言数据来训练模型,如一些专门为中医翻译而建立的语料库——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开发的中医药知识语料库(CMKY)、中医经典文献平行语料库、中医药术语英译语料库、中医典籍翻译语料库、中华思想文化术语库,以及网络上大量的中医临床案例翻译等,以实现对语言的理解和生成能力。
ChatGPT技术在带来大量触手可及的知识、给学习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诱发学生对人工智能过度依赖等一系列问题。
阻碍批判性思维的培养。GPT-4模型拥有约1750亿个参数,庞大数据集的背后并不意味着信息的无限量。针对中医药这一独具中国特色的主题,现阶段模型恐没有足够的数据来提供准确的答案。作为一个生成式的语言模型,ChatGPT在回答时是实时生成文本,这就带来文本的不准确性,甚至有些信息是由GPT自己编撰出来的。当留学生仅仅依赖ChatGPT生成的文本,而不去主动思索其背后的数据和算法,将会导致直接接收错误信息,同时也错失了发现更多角度和不同观点的机会,继而失去主动学习和主动思考的能力。
阻碍知识内化能力的培养。应用ChatGPT辅助中医药专业学习时,其提供的大量学习资源往往属于显性知识,这对于初学中医药的国际学生来说虽然提供了基础知识和文化背景,但可能不足以促进其对中医药特有知识点的深入理解。当获取信息的方式过于便捷,学生的主动探索和深度思考的动力就可能会受到抑制,从而阻碍对中医药知识内化能力的培养。
要强化批判性思维训练。为了应对由ChatGPT带来的挑战,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在肯定人工智能新技术带来赋能意义的同时,他们需要指导学生理性评估和分析AI提供的信息、追问信息的源头、挖掘深层次的意义,并学会区分不同质量的内容。教师应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和批判性思考的练习,帮助学生发展独立思考和深度分析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