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
一年亏损几百亿,却每天拥挤不堪,修地铁怎么就成了亏本生意?
2024-12-09 15:38
一年亏损几百亿,却每天拥挤不堪,修地铁怎么就成了亏本生意? 拥挤不堪

地铁上每天人挤人,赶上早晚高峰,上下车全靠缘分。在这样的人流强度下,为什么网上还有新闻总在说,咱们中国的地铁去年又赔了多少钱呢?

看起来生意最好的地铁怎么就成了亏本买卖?

根据时代周刊等多家媒体统计,全国32个有地铁的城市当中,在扣除地方政府的补贴以后,只有5个城市实现了地铁盈利,其他城市的地铁收入均为负值。

这5个城市分别是武汉,深圳,济南,上海和常州。

是不是感觉非常奇怪?为什么北京的地铁不赚钱呢?明明北京的地铁最挤了。

北京不仅地铁没赚钱,反而是亏损额最大的城市。

根据数据统计,北京地铁亏损达到了241.04亿元,不过大家也不用担心,北京地铁因为承受不了这么高的负债,最终宣布关门大吉。

北京的地铁可以拿到补贴,也是全国所有城市中拿到补贴最多的城市,足足有262.86亿元。

北京的地铁挤,长沙的地铁也依旧不容乐观。

别看长沙只有6条线,可在2022年进行统计时,长沙全年人流量超过5,000万。尤其是在上下班的高峰期,放眼过去全部都是人。

如果所有地铁要排客流强度,那么长沙地铁必定是2022年的第1名。

这么强大的客流量的背后带来的是长沙地铁亏损,2022年的亏损高达16.04亿。还好政府补贴了19.09亿,不然长沙人也坐不上地铁了。

可以这么说,说到武汉、深圳、济南、上海和常州,这五个城市的地铁能自给自足外,剩下的城市地铁,都得靠政府补贴过日子。

每天这么多人坐地铁,怎么还就一直赔钱呢?

在专业人士的圈子里,地铁有一个非常形象的外号,就是“吞金兽”。修建的时候贵,运营的时候更贵。

像这种城市轨道交通,最大的特点是前期投资高、回报周期长。听起来就跟养孩子一样,花钱就跟无底洞一样,回报周期最起码要20年起步,回报率不高,且风险巨大,大概率回报远低于投资。

2015年时,有专业人士做过测算,高铁1公里的平均造价大概是1.3亿元。

其实修高铁的话,1公里1亿多,我们心理上还能接受,毕竟高铁的票价比普通火车要贵,速度和体验度也更好。

很多人不知道,高铁一公里1.3亿,地铁一公里1亿。

这样一对比,是不是理解了,为什么那些专业人士说地铁是货真价实的“吞金兽”?

毕竟一个城市怎么也得有几条线,这算下来可不是一个小数字,对一些二三线城市来说,这对地方财政的考验度可相当大。

这仅仅只是造价,地铁修完了每年的维修成本也非常高。

城轨协会印发的《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战略与“十四五”发展思路报告》显示,2019年时,不包括大修更新的地铁,全国轨道交通企业的运营成本,中位数是1126.15万元/公里。

如果是进入了大修期,比如说北上广深这些轨道交通企业,一年的运营成本超过了1,500万元/公里。

所以说,地铁被扣上吞金兽的帽子,它真的一点也不亏。

除了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外,地铁的维修成本、人工成本也是一笔相当大的开支。

以2022年北京市地铁的数据为例,当年北京地铁主营业务的成本高达115.55亿元,其中仅人工成本就花费60.67亿元,占据了成本的一大半。

排在第2名的是业务成本,像修理费的金额,全年高达19.69亿元。对于电力、安检等费用,又超过了13亿元。

一个人两三块钱的地铁费,得有多少客流量才能和这115.5亿元的运营成本持平呢?

别忘了,这还没有算1公里1亿元的造价。

其实不仅仅是中国,把全球所有的地铁放在一起,超过九成的地铁都有亏损的问题。

想让地铁继续维持下去,最好的办法就是靠政府补贴过日子。可政府年年补,也有吃不消的一天。

所以大家可以明显感觉到,这几年中国修地铁的速度越来越慢。

2018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要求申报建设地铁的城市,GDP应在3000亿元以上,财政收入在300亿元以上,市区常住人口在300万人以上;申报建设轻轨的城市GDP应在1500亿元以上,财政收入在150亿元以上,市区常住人口在150万人以上。

拟建地铁、轻轨初期分别不低于每日每公里0.7万人次、0.4万人次,远期客流规模分别需达到单向高峰小时3万人次以上、1万人次以上。

这样一来,别说那些没开通地铁的城市了,就算在已经开通地铁的城市中,只有9个满足要求,其他城市都未达标。

所以以后普通的二线三线城市想要修地铁,那可就更难了。

既然大家的地铁都在亏损,为什么这5个城市反而盈利了呢?尤其是深圳,还一直保持盈利。

地铁的收入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乘客购买的票价,而另一部分是招商广告。

大家在生活中也发现了,其实招商广告根本给地铁带来不了太多的利益,地铁上的大部分广告还是以公益广告为主。

那么这几个盈利的城市,并非是拉到了多少赞助,而是采用了最新的“轨道+物业”的TOD模式。

这种模式是从香港地区学来的。

简单来说就是地铁公司买地,然后在这附近边修地铁边开发房地产。

有些地方的房子卖不出去,或者卖不上价钱,和周围的交通有很大关系。特别是一些比较偏僻的地方,公共交通的不便利,给当地的房地产发展带来了非常大的阻力。

如果地铁企业买地盖房子,那么地点就成为该区域的标配。

别的小区业主只能期待政府可以把地铁修到家门口,而购买了地铁企业的房产,需要考虑的问题仅仅是自己喜欢哪条线。

就比如说深圳,2008年的时候就投资17亿元,买下了前海141万平方米的地块,开始了利用房产反哺地铁开发的模式。

虽然地铁赔钱,但地铁让周围的房价涨了上来,所以地铁公司开发的房产盈利颇多,自然就实现了赚钱。

不过非常可惜,不是所有的城市都适合这种模式,所以大部分的城市还只能依靠传统模式来运营地铁。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一年亏损几百亿,却每天拥挤不堪,修地铁怎么就成了亏本生意?】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文章地址:http://mip.xhstdz.com/quote/83829.html 
     栏目首页      相关文章      动态      同类文章      热门文章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物流园资讯移动站 http://mip.xhstdz.com/mobile/ , 查看更多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