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区检察院发布《网络行刑反向衔接检察白皮书》

   2025-07-28 kongyu790
核心提示:织密网络犯罪治理“防护网”,为完善网络空间综合治理体系,提升网络违法犯罪精细化治理水平,从2023年起,区人民检察院已办理网

图片


织密网络犯罪治理“防护网”,为完善网络空间综合治理体系,提升网络违法犯罪精细化治理水平,从2023年起,区人民检察院已办理网络行刑反向衔接案件204件239人,案件量占全部行刑反向衔接案件的51%。


《白皮书》显示,近年来,区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的网络犯罪案件呈逐年递增趋势,在保持刑事打击力度的同时,网络违法犯罪的非刑罚治理需求日益凸显。


小额高频、隐蔽性强、技术升级……案件特征十分突出。从案件罪名分布看,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诈骗罪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位列前三。其中,网络行刑反向衔接案件多呈现小额高频、长期潜伏特征,如涉案人员利用电商平台漏洞“薅羊毛”、赌博网站伪装成正规游戏平台运营、违禁品通过加密传输等方式隐蔽销售等。此外,跨地域犯罪增多,因其链条复杂,对跨区域协作与技术侦查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从2024年办理的案件来看,涉案人员多数因法律意识淡薄、受小额利益诱惑而犯罪。特别是在涉“两卡”犯罪、利用虚拟币“跑分”等案件中,部分涉案人员获利不足3000元,却沦为犯罪“工具人”。


紧扣“可处罚性”原则,深化“不诉≠不罚”理念,区人民检察院规范推动涉网络刑事案件不起诉后的非刑罚责任落地。


对电信网络诈骗及关联轻微犯罪不起诉案件全面启动行刑反向衔接,区人民检察院持续推动涉案资金追缴,杜绝“以赔代罚”。如在一起盗窃网络虚拟财产案件中,虽然涉案金额不高且退赔钱款后取得被害人谅解,但综合审查被不起诉人违法行为恶劣程度及事后认错悔过态度,仍提出建议行政处罚的意见。


轻微犯罪案件数量上升,如何才能做到标本兼治?区人民检察院坚持治罪与治理并重,通过“不起诉+公开听证+反向衔接+跟踪督促+社会治理”的跟进式办案模式,将单一治理向综合治理拓展。


《白皮书》显示,区人民检察院持续强化跨域协同能力,依托行政检察协调小组,破解异地移送、异地处罚等衔接机制难题,跨省移送检察意见3件,均获积极回应。同时,引入专家咨询、公开听证、委托评估等“外脑外智”,合力攻坚办案症结和法律适用难点,通过打破认知壁垒推动行政处罚有效落地。


今后,区人民检察院将进一步打通机制堵点、强化协同效能,持续优化落实行刑反向衔接工作,以高质效检察履职助推社会治理效能提升,切实筑牢网络安全法治屏障。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kongyu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