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推荐
石化联合会副会长李彬:石化行业需要突破11大领域关键技术
2024-11-10 15:22

编者按 5月30日,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第五次会员大会暨第五届一次理事会议召开。会上,石化联合会副会长李彬结合当前石化行业技术创新的发展情况,作了题为《自信沉着 厚积薄发 创新未来》的报告。今日特刊发报告全文,以供读者参阅。

石化联合会副会长李彬:石化行业需要突破11大领域关键技术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 李彬(张育 摄)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 李彬(张育 摄)

 一、“十三五”以来石化行业科技创新取得的成就

  (一)获得了一批催化新技术,极大地推动行业转型升级

  “十三五”以来,我国催化领域新技术不断涌现,极大地推动了石化行业的转型升级。

  1.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完成的“以原油为原料直接生产烯烃”技术项目,经十余年攻关,攻克了催化剂、反应器和再生器补燃等系列难题,工业试验装置一次试车成功。

  2.由中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等单位合作开发的“劣质原料绿色低碳高效催化裂化成套技术”,填补了国内催化裂化在重质、劣质原料加工方面的技术空白,对炼厂重质、劣质原料绿色低碳高效转化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3.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发的“烯烃多相氢甲酰化单原子催化剂”,解决了80多年来均相催化多相化一直没有解决的配体和活性金属组分流失等难题,经济效益显著。

  4.由北京首钢朗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完成的“富含一氧化碳工业尾气生物发酵制乙醇工艺集成及产业化应用”,开发了含碳工业尾气发酵制乙醇新技术,打破了工业尾气传统利用方式,开辟了非粮燃料乙醇和饲料蛋白生产的新途径。

  5.由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完成的“离子液体催化二氧化碳合成碳酸酯绿色低碳成套新技术”,突破离子液体活性低、成本高、长周期运行稳定性差等难题,实现大规模工业化应用。

  6.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开展的“二氧化碳催化加氢直接合成高品质汽油的基础研究”,在国际上首创二氧化碳催化加氢直接合成高品质汽油的新路线,为二氧化碳加氢制液态烃研究拓展了新思路。

  (二)开发了一批先进勘探开发技术,有效地提高了我国油气供给保障能力

  “十三五”以来,广大石油和化工企业与科研院校在油气资源勘探开发领域积极开展科研攻关,开发了一批先进勘探开发技术,有效提高了我国油气供给保障能力。

  1.由中海油等单位完成的“海域富油气凹陷勘探理论技术创新与中国近海重大突破”项目,历经16年协同攻关,首创中国近海盆缘中小型凹陷和活动陆缘煤型凹陷大油气田勘探理论技术,指导发现了13个富油气凹陷,三级地质储量15.07亿吨油当量,其中探明油气地质储量8.41亿吨油当量,对保障国家油气安全意义重大。

  2.中石油长庆油田通过加强低渗透油气藏勘探开发技术攻关,突破一系列关键技术,获百余项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为稳产5000万吨原油打下坚实基础。

  3.中石油克拉玛依油田公司通过创立凹陷区砾岩油藏勘探理论技术体系,发现了全球最大的整装砾岩油田,奠定了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

  4.中石化等开发的海相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精细描述、数值模拟及高效注水开发技术,开发和建成了我国第一个特大型海相缝洞型油田——塔河油田,实现了我国油田开发由陆相向海相的重大跨越,为今后大范围海相油气田开发提供了重要技术手段。

  5.中石化在涪陵开发了中国首个、世界最大页岩气田——涪陵页岩气田,使我国成为北美之外首个实现规模化开发页岩气的国家。

  6.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等单位开发的非常规油气钻井中稳定井壁与保护油气层新技术,解决了非常规油气井钻井过程中井壁坍塌、储层损害、高摩阻、卡钻等重大难题,彰显了我国非常规钻井液技术的国际竞争力。

 (三)攻克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现代煤化工技术,保持了我国现代煤化工的国际领先地位

  “十三五”以来,在全球原料多元化进程中,中国现代煤化工产业加快推进,攻克了一大批核心关键技术难题,通过示范工程的实施,实现了关键技术装备的产业化。

  1.由天津大学等单位完成的合成气制乙二醇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项目,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技术专利群,并已成功应用于20套工业生产装置中,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关键技术市场占有率超过78%。

  2.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技术、航天粉煤加压气化技术、水煤浆水冷壁废锅煤气化技术等先进煤气化技术正在向长周期、大型化迈进。

  3.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公司等单位合作完成的400万吨/年煤间接液化示范项目,发明了高活性、高选择性和高抗磨损费托合成Fe-Mn系催化剂,首创了高温浆态床费托合成新工艺;开发出大型煤间接液化系统集成及清洁运行成套技术,最终实现了“安全稳定清洁”运行,推动了我国煤炭间接液化产业的发展。

  4.化工集团等单位合作开发的煤气热载体分段多层低阶煤热解成套工业化技术(SM-GF)较好地解决了低阶煤热解领域存在的装置大型工业化水平低、原料适应性窄、含油煤气除尘效率低、产品品质差、节能环保水平低等问题,实现了煤炭资源的分级利用、价值提升和系统热量的综合有效利用。

  5.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开发的第三代甲醇制烯烃催化剂已应用于工业化装置,单位烯烃甲醇消耗大幅降低、经济效益大幅提升。

  6.在工程示范基础上,中国现代煤化工技术创新进一步深化。合成气直接制烯烃技术、合成气直接制芳烃、甲烷无氧偶联制乙烯联产芳烃技术、粉煤热解—气化一体化(CCSI)技术、甲醇甲苯制对二甲苯联产烯烃流化床工艺(DMTA)、油煤混炼技术、煤炭分级液化成套技术、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技术、甲烷—二氧化碳干重整制合成气技术、高温流化床费托合成关键技术等一批革命性的技术正处在破茧而出的关键阶段,现代煤化工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

 (四)突破了一批化工新材料和高端化学品“补短板”和“制高点”技术,引领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十三五”以来,我国化工新材料和专用化学品在先进高分子材料、高性能树脂、功能性膜材料、电子化学品及功能化学品等一系列重要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1.中石化茂金属催化剂在齐鲁石化乙烯装置上得到成功应用,自2016年起已实现茂金属聚乙烯专用树脂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填补了我国在单活性中心催化剂聚烯烃的空白。

  2.开发的脂肪族异氰酸酯(ADI)全产业链制造技术,打破了国外公司对ADI系列产品全产业链制造技术长达70年的垄断,培育出了世界上品种最齐全、技术领先、产业链最完整的ADI特色产业集群,实现了航天军工、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的关键原材料国产化自主供应。

  3.山东东岳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在开发出第一代国产氯碱膜基础上,又成功研制出“高电流密度、低槽电压”新一代高性能自主氯碱离子膜,可全方位替代国外产品,是国产氯碱离子膜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推动了我国整个氯碱工业的技术革新。

  4.股份有限公司开发出性能国际领先的耐高温半芳香尼龙PA10T系列产品,实现了半芳香高温尼龙的产业化,打破了国外在该领域的技术和市场垄断,抢占了市场竞争的制高点。

  5.湖北开发出芯片用超高纯电子级磷酸及高选择性蚀刻液生产关键技术,通过突破高纯黄磷制备、磷酸酐膜阻隔防腐蚀等技术,制备出超高纯电子级磷酸及蚀刻液,实现了我国磷化工产业由工业级、食品级向超高纯电子级的重大跨越,为国产芯片生产提供了关键材料。

  6.福州大学等单位开发的天然抗冻多肽的产业化绿色制备技术,实现了天然抗冻多肽的高效制备及其在低温冷链制品中的产业化应用,全面提升了抗冻多肽及其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五)创新开发了一批先进过程强化和资源化利用技术,快速提升了行业绿色发展水平

  “十三五”以来,全行业积极开发和推广先进过程强化和资源化利用技术,行业总能耗和重点产品能耗持续下降,“三废”排放显著降低。

  1.由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完成的“变径流化床催化反应工程技术与工业实践”项目,历经25年持续攻关,率先提出了流化床变径分区构建多反应区的新概念,突破了多流型共存的工程技术瓶颈,并应用到海内外企业共87套工业装置,对引领和推动我国石油炼制与化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2.上虞生物化工有限公司等单位从源头创新,发明了一系列以氮掺杂炭为新型载体的负载型纳米金属催化剂,显著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与稳定性,并在国际上率先实现其工业应用,实现了维生素E等精细化工产品的高值化和产业的绿色化。

  3.苏州大学等开发的多元催化剂嵌入法富集去除低浓度挥发性有机物(VOCs)增强技术及应用,解决了低浓度污染物低条件下富集/催化降解效能低的技术难题,为低浓度废气和废水中的VOCs、难降解有机物去除等提供了可行的工程应用技术。

  4.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针对碳四烷基化超清洁汽油生产的重大需求,开发了一项全新的绿色、安全、环保的碳四烷基化技术,并建成世界首套10万吨/年复合离子液体碳四烷基化工业装置,打破了国外公司清洁汽油生产的技术垄断,攻克了困扰炼油行业几十年的世界性难题。

  5.清华大学和瓮福集团开发的微通道湿法磷酸净化技术,使食品级磷酸生产比热法工艺成本降低23.8%,比引进的湿法磷酸净化技术成本降低4.2%。

  6.浙江新安化工集团针对有机磷—有机硅协同生产中含氯、含硅、含磷的技术难题,开发了氯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和硅、磷资源化技术,实现了氯、硅、磷的高效利用。

  7.南京工业大学等自主开发的用于有机溶剂回收的有机—无机复合膜,实现了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行业中高纯度有机溶剂的回收及资源化再利用。

 (六)研制了一批重大技术装备,提高了行业装备自主化水平

  “十三五”以来,为满足国民经济建设和行业发展对重大技术装备的迫切需求,我国在油气勘探开发、大型炼油和石化、现代煤化工、橡塑加工等领域研制了一批核心技术装备,提高了行业装备自主化水平。

  1.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等单位完成的“超大直径/超大壁厚承压设备局部热处理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针对大型承压设备残余应力更难消除而导致开裂事故频发的关键技术难题,开发了双向残余应力现场无损评价技术及装备,发明了局部焊后热处理温度—应力—变形调控技术,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提升了我国重大承压设备的国际竞争力。

  2.中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等历经数年的联合攻关,开发了安全高效环保的大型液化天然气接收站成套技术,打破了国外对该领域核心技术及关键装备的垄断。

  3.重油催化裂化主体装置实现自主化;高压加氢反应器、螺纹锁紧环式高压换热器、高压空冷器、离心式和往复式压缩机等关键静设备和动设备开发成功,标志着我国炼油工业的装备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4.大型煤气化炉、大型压缩机组、大型费托合成反应器、自动控制系统等实现了国产化,标志着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已经具备独立自主的技术装备支撑体系。

  5.大连橡胶塑料机械有限公司研制的35万吨/年聚丙烯挤压造粒机组,是目前为止国内最大的国产化聚丙烯挤压造粒机组,打破了国外厂商在这一领域的垄断地位,国内聚烯烃生产企业采购成本下降近三成。

  6.按投资计算,我国炼油装备国产化率超过90%,百万吨级乙烯及下游装置国产化率在85%以上,现代煤化工装备国产化率在90%以上,橡胶装备国产化率在95%左右。

 (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助力企业技术创新

  1.2012年至2021年,行业累计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130.38万件,其中发明专利93.83万件,占全国发明(1191.16万件)的7.88%,占全球石化行业累计申请数(279.90万件)的33.52%;年均复合增长率6.89%,高于全球1.78%的年均复合增长率。

  2.2012年至2021年,中国石化行业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授权量70.18万件,其中发明专利36.47万件,占专利授权总量的51.96%,占全国发明授权总量(395.11万件)的9.23%,占全球石化行业发明累计授权数(163.59万件)的22.30%;年均复合增长率9.64%,高于全球6.78%的年均复合增长率。

  3.2012年至2021年,中国石化行业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数的年均复合增长率20.09%。

  4.2012年至2021年,中国石化行业发明专利海外申请数的年均复合增长率7.97%。

  5.2012年至2021年,中国石化行业发明专利海外授权数的年均复合增长率21.71%。

  二、石化行业技术创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科技投入不足

  国际公认的年科技投入生存线是3%。拜耳、先正达、巴斯夫等国际石化巨头的年科技投入率分别达到12%、10%、3.5%。从创新能力来说,拜耳是全球化工行业科技创新最高水平的代表。从许多跨国公司的成功经验看,企业科研经费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6%才具有竞争能力。

  而我国石化化工行业的科技投入呢?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十三五”期间我国石化化工行业整体净盈利水平为4.19%,同期我国石化化工行业的科技投入率大约1.25%。拿到全球去比较,即便我们放弃扩大再生产把所有盈利全部用于科技投入,也未达到跨国企业的平均的有竞争力的水平。表面上看,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行业盈利水平偏低。

 (二)石化行业基础研究薄弱

  以新材料创新为例:现在全国新材料项目建设热情如火如荼,但我们在对行业创新能力调研过程中却发现,没有一家单位做材料新结构的设计和发现工作。经请教国内院士和相关专家,他们表示,目前全世界没有一个主要新材料的原始结构是中国人发现的,都是西方国家的知识产权。

  从国家到地方再到企业,中国在新材料产业上投了这么多钱,却没有人关注原始创新。永远这样跟跑,即使我们在5年或10年时间里解决了现存的“卡脖子”问题,但跨国企业会在原地等我们吗?到那个时候,是不是新一轮的“卡脖子”问题又要出现了?

 (三)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行业内普遍认为我们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在10%至20%。但西方发达国家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基本是40%至80%。即使取我们上限,即20%,取他们的下限,即40%,我们国家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也有一倍的差距。

  再以专利产业化率为例。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2020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显示,我国企业有效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为44.9%,科研单位为11.3%,高校仅为3.8%。而据2017年斯坦福大学对美国专利许可数据的盘点,美国2000年后有效转化率基本稳定在50%。

  导致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有多种情况,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很多低水平研究、重复研究,缺乏先进的技术含量,成果自然不值得或无法转化。

  2.部分研究工作不是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不接受。

  3.目前的部分科技创新工作评价导向有问题。

  4.实验室成果走向产业化,存在中试和放大的问题,这是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带来的产物。

  5.尽管现代信息技术非常发达,但企业与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依然缺乏专业的、权威的、有效的技术和成果交流平台。

 (四)企业技术创新战略规划能力不强

  通过对优秀跨国公司的调研,我们归纳总结出他们多方面优势,其中创新战略优势最为明显,尤其是中长期创新战略。这包括技术创新战略、知识产权战略、产品战略、商务战略、标准战略等。通过对国内企业的调研发现,很多国内企业能做出一个清晰的5年计划就不错了,展望10年、20年的计划根本做不了。这些公司缺乏清晰明确的创新战略定位,创新决策支撑能力较弱,缺少前瞻的技术与产品规划来确定创新方向及重点。公司的产品往往只是“市场跟随者”或“订单响应者”,缺失产品路标的牵引,很难跨越到“领导者”地位。

 (五)缺乏一支深耕产业的企业家队伍

  技术从实验室走出来,后续商业化的过程必须由企业家来完成。现在很多人似乎都认为科技成果少、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就是因为科学家没有股权、钱也给的太少,我觉得这个认识是片面的。我赞同应该给科学家合理的物质激励,但完全靠给科研团队出资、股权激励就想解决中国的科技创新问题的话,那么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这个问题就解决了。因为从科学家成长为企业家的人实在是凤毛麟角,只有企业家精神才能将技术的商业价值最大化,它和所有制、股权激励关系不大。现在问题的核心是企业家的创新精神不够,我们国家还没有一批深耕行业的创新型企业家。发明创造要靠科学家引领,创新要靠企业家引领。

  很多企业都是由简单制造、加工型或贸易型企业转型而来,企业家现在要转身领导科技创新型企业,首先要逐步适应科技创新的思维方式。所谓深耕某个行业,就是要逐步和科学家们有共同语言,要能够延续技术向市场的延伸,要熟悉你所在这个行业的前生和后世,比如这个行业以前发生了什么?现在正在发生什么?将来要发生什么?

 (六)企业短期行为严重

  很多企业向科技创新型企业的转型过程非常困难。分析下来,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高管人事制度与考核制约创新。现有企业高管人事制度和对企业的考核,使企业高管对创造近期业绩有迫切的追求。创新是一个有风险、长周期的投入过程。迫于短期“保值增值”的考核和任职期限,很难有人愿意投入自主研发去让下一届员工收获,在有限的任期内靠引进或再引进作为技术来源,足以保障近期业绩。与其把资金、人力等资源投入到带有不确定性的自主研发中,不如集中投入规模扩张或多元化经营,这更适合保值增值的要求。

 (七)知识产权保护状况堪忧

  1.多数企业没有专利战略,少数企业虽有专利战略,但与公司总体战略、科技规划等契合度低,形成“几张皮”现象。

  2.企业在技术攻关过程中,关键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常常缺位,对于所形成的专利技术究竟是自用、许可还是转让缺乏统一的综合思考,造成资源浪费。

  3.除了以上问题,还有对比美日,我国海外申请比例明显偏低;企业针对竞争对手的专利动态跟踪不足;专利挖掘与布局缺位;专利撰写水平有待提高;专利尽职调查不足;专利检索专业化能力偏低、漏检率高;专利风险管理不到位;专业队伍建设不足;核心技术保护问题多的问题。

三、今后一个时期石化行业需要突破的关键共性技术

  (一)新催化技术领域

  开发本质安全型催化加氢催化剂及绿色工艺、高选择性催化氧化催化剂及绿色工艺以及膜催化反应、催化精馏反应等催化/分离强化耦合绿色工艺、离子液体新催化剂及工艺工程化技术;针对大宗化工产品的生物制造替代开展环境友好型生物催化剂及绿色工艺的研究;从全生命周期角度考虑,开展失效催化剂中贵金属绿色回收及资源化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二)过程强化技术领域

  开发微界面强化反应、微化工系统、微波等外场强化技术及新介质/新材料;开发危险工艺基于新型过程强化的本质安全技术及装备。大力推广超重力场技术、膜过程耦合技术、磁稳定床技术、等离子体技术、离子液体技术和超临界流体技术。

 (三)先进膜分离材料与技术领域

  面向工业应用过程及节能减排要求,开发高选择性与高渗透性膜材料及技术,开发环境友好型和智能化膜材料及技术,开发特种分离膜材料及技术,开发高截留低能耗海水淡化膜材料及技术,开发抗污染膜材料及技术,开发产业链升级整合及规模化生产装备技术。

  这些关键共性技术的突破,可以促进先进膜材料与技术的快速发展,满足国家在水资源、能源、环境治理以及传统工业升级改造等方面的需求,推动相关行业的绿色发展和节能减排,提升国际竞争力。

 (四)信息与先进控制技术领域

  全力打造一流的信息化能力,建立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运营新模式和集约化、一体化的经营管控新方式;构建以绿色低碳、安全高效运行为中心,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石化商业新业态。推动人工智能(AI)、工业软件、先进优化系统(APC)和智能控制系统等在石油化工企业的应用。

 (五)油气勘探开发领域

  提高复杂区油气勘探技术水平,加大叠合盆地下构造层的资源发现率;发展老油田、低品位油气提高采收率技术;完善近海非常规油气资源高效开发技术体系;发展常规、非常规油气地质工程一体化综合勘探开发技术;推动由传统油气发展方式向智慧型、环保型油气发展方式的转变。

 (六)炼油工业领域

  积极推进炼化一体化,从大量生产成品油转向生产高附加值油品和化工原料并重。传统炼化要从低碳炼油、灵活炼油、分子炼油、智能炼油等方面入手,在新型催化剂开发、低碳低成本技术开发、实时优化操作上进行提升;从分子角度开展新技术研究,满足国Ⅵ清洁油品的生产需求;优化油品组成结构,加快基础油质量升级;多方式增产丙烯、芳烃及乙烯裂解原料。

 (七)现代煤化工领域

  开发大型先进煤气化技术;提升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煤制乙二醇、低阶煤分质利用示范项目技术水平;研发高附加值煤制化学品、特种油品;开发合成气一步法制化学品等短流程、差异化技术;研发节能节水和环保新技术,提升产业绿色化水平。

 (八)化工新材料领域

  加快开发特种茂金属聚烯烃和专用料等高端聚烯烃材料、液体橡胶、高性能橡胶、聚烯烃弹性体、聚芳酯和高温尼龙等特种工程塑料以及电子信息领域、医疗卫生和新能源领域用高端功能膜材料等高端新材料,提高我国高端化工新材料自给率。

  (九)精细及专用化学品领域

  在电子化学品、特种涂料、胶黏剂、助剂领域突破一批“卡脖子”产品,在催化剂、含氟精细化学品、化工助剂、生物基化学品等领域实现一批高端产品产业化;在下一代前沿材料领域实现一批技术储备;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得到应用,为化工高端品种产业化、安全健康发展提供支撑。

 (十)传统化工领域

  无机物工业重点发展核用级硼酸、储能器件和超级电容器用钡盐、特种超细二氧化硅等超细粉体材料、纳米氢氧化镁等产品;重点开发同位素分离技术、无机盐深度提纯技术、特殊晶型产品生产技术等。化肥工业大力发展缓释/控释肥料、增值肥料、新型专用肥、中微量元素肥和生物刺激剂等生产技术;纯碱工业积极推广井下循环制碱工艺、热法联碱工艺、天然碱制碱和一步法重灰工艺;氯碱工业重点开展电石法聚氯乙烯(PVC)无汞催化剂产业化应用示范。

 (十一)节能安全环保领域

  1.针对大型生产装置,开发能量系统优化、梯级利用和余热综合利用技术,推进重点产品提高能效水平,达到能效标杆。

  2.从化工过程、化工厂、化工园区3个层面开展安全技术、装备、管理研究与创新,提升工艺本质安全化水平,强化危化品和化工园区安全管控能力。

  3.加强减污降碳相关共性技术和关键设备的开发和推广,实现源头降碳、过程减碳和碳循环。加快绿色替代化学品开发,加强新污染物治理,促进生态环境健康安全。积极开发VOCs减量化技术和装备以及含盐废水资源化等技术;开发废塑料、废橡胶、废纤维等化学再生与回用技术;开发蒸馏残渣、废催化剂无害化和资源化关键技术。

  四、工作建议

 (一)要加大面向未来的自主创新

  目前我国已经是世界石化行业第二大国,无论是生产总量,还是产业结构,无论是重大项目建设,还是创新能力,都已经成为跨国公司关注的焦点。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技术创新特别是高端前沿技术的创新,必须要依靠我们自己。在面向未来的发展中,我们面临着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全新、激烈的形势,面向未来的创新,要求我们必须要对未来10年行业发展的趋势有一个清晰、准确的把握,只有这样我们行业才能走出历史、面向未来。

 (二)遵循客观规律,不断提升科技创新成效

  科技创新不完全是漫无边际,天马行空,实际上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掌握科学的方式方法是科技创新成功的关键所在。

  一是科技创新需要在某一领域长期努力耕耘。科技创新需要一时的灵感,但一些看似简单的概念的产生,往往是科研人员在某一领域的长期积累,有目的、系统化寻求创新的结果。科研工作要始终坚持专业化路径,科研人员要耐住寂寞,长期在某一领域的辛苦付出终将获得回报。

  二是科技创新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策略。公司总部和各单位在推进科技创新时要综合权衡现有资源,扬长避短,做“高效能创新者”。关键核心技术要坚持以我为主,追求“引领式创新”,对周期长、耗资大、风险高的新领域新技术可考虑“跟随式创新”,通过技术合作、联盟、外包等开放形式获取。在创新资源的分配上,要在“短平快”项目和长期积累的重大科研项目间取得平衡。

  三是科技创新要坚持市场导向。市场是检验科研创新价值的重要场所,要把市场导向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标准。

 (三)建立和完善组织保障体系,为科技创新成功提供有力支撑

  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组织保障体系,是决定科技创新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是科技创新要与公司战略和组织体系有效衔接。那些科技创新搞得好的公司,往往都能较好地将科技创新战略融入企业整体战略和组织体系。为了激发创新活力,有些企业甚至不惜对原有组织体系进行改造,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

  二是建立良性的产出激励机制。除了工资、奖金等通常激励手段外,期权、技术入股、事业合伙人等中长期激励方式在创新型企业中非常常见。针对公司存在的创不足问题,建立有效激励制度,努力形成“资金—人才—科技成果”的良性循环产出机制是非常重要的。

  三是创新需要营造外部“生态圈”。当前国内各类创投基金非常活跃,高校以及科研机构在基础研究方面相比企业也有一定优势,我们要积极利用好这些外部资源,形成公司科技创新的“生态圈”。

 (四)构建良性的文化环境,营造科技创新的土壤

  创新文化看似虚无缥缈,但对创新型企业来讲,又像空气一样重要。总体上看,以下三个方面的文化氛围对创新文化的形成至关重要。

  一是尊重人才的文化氛围。对于科技创新型企业,资产往往不是最重要的,人才才是最宝贵的财富。有些人甚至认为,当下是个“资本富裕”的时代,人才是比资本更为稀缺的资源。我们要建立尊重人才、重用人才的企业文化,对待人才要有真心、耐心和包容心,努力帮助他们焕发创业创新激情。

  二是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一家公司要想持续保持活力,其企业文化的特质必然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广纳天下英才而用之。员工的独立思考意识、自我批判精神、开放合作的竞争观、观点的自由争鸣等,都是一个企业保持活力的重要因素。

  三是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明智的公司往往把失败当成最重要的产品之一,失败者同样可以成为创新英雄。只有容忍失败,理解失败,善待失败,才能鼓励人们持续探索创新,激励人们从失败走向成功。

 (五)每个企业都要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科技创新之路

  1.建立一组指标。集团层面要制定以科技创新为主体、兼顾产品组合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创新整体目标,从研发投入占比、科研成果转化效率、创新产品收入及市场份额、战略新兴业务收入占比等指标入手,探索建立科学完整的创新指标体系。各业务板块也要结合实际制定创新指标,聚焦提升专业技术能力,力争突破核心关键技术,逐步提升产品附加值、提升市场占有率、不断培养竞争新优势。

  2.构建一套机制。建立健全有利于推动科技发展的运行管理机制,在创新决策机制、创新投入机制、研发项目管理机制、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等方面取得新进展;探索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强化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完善包括股权、期权、分红等灵活多样的激励机制;探索建立与时俱进的人才培养及晋升机制,塑造公平公正的体制环境,搭建合理通畅的发展通道,形成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

  3.培育一批人才。加快推动形成数量合理、层次清晰、接替有序的企业核心科技人才队伍。具体而言,需要有一批具有全球视野和战略思维的顶尖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有一批市场嗅觉敏锐、具有强烈创新精神和开拓进取意识的技术营销型专家;有一批忠诚敬业、敢于担当,具有较强综合素质、统筹协调能力和创造力的中高层科技管理骨干;有一批专业技能精湛、能够立足本职岗位踏实工作的高素质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

  4.夯实一种文化。企业文化环境开放包容、风清气正,人与人之间关系平等和谐。企业主动为员工搭建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对人才和知识充分尊重,对失败足够宽容。各层级的团队有理想、有担当、充满正能量,员工以创新创造为荣,以碌碌无为为耻,对干事创业有强烈的进取意识。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石化联合会副会长李彬:石化行业需要突破11大领域关键技术】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文章地址:http://sjzytwl.xhstdz.com/quote/1298.html 
     行业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物流园资讯移动站 http://mip.xhstdz.com/ , 查看更多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