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政治与法治》大题常见答题术语总结
1.看到发挥村委会、居委会的作用。
答案书写:发挥基层群众自治性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作用。
2.看到发挥村//社区党支部委员会的作用。
答案书写: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提高根本政治保证。
3.看到在村//社区治理中党,政府,村委会,村民,志愿者···等多个主体共同参与。
答案书写:调动多元主体参与,凝聚合力。
4.看到某村//社区 探索一种新的治理方式。如:成立“两山议事会”、“村民说事会”等。
答案书写:创新基层治理模式//创新基层群众自治的实践形式。
5.材料体现发动人民群众的作用。如:发动居民参与老旧小区改造。
答案书写: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6.材料体现:发挥村委会的作用;开展普法宣传;开展精神文明建设。
答案书写: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
7.材料体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村民开展普法教育。
答案书写: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
8.材料体现:村//社区治理中整合各方资源力量
答案书写:调动多元主体参与,提升治理效能//推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
9.材料体现:村/居委会成员变化。如:公安民警进两委班子。
答案书写:优化村(居)委会人员结构,提升乡村治理的组织能力。
10.材料体现:某村以数字乡村建设为抓手,实现村民常规事项足不出村就可办理。
答案书写:开展数字乡村建设//数字赋能乡村治理,提高治理效能。
11.材料体现:村/社委会开展“好差评”活动。
答案书写:坚持民主监督,防止以权谋私,尽可能避免管理工作的失误。//
自觉接受监督,提高基层治理公信力。
12.材料体现:人大立法过程中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
答案书写:人大行使立法权,推动立法的科学化、民主化//推动民主立法、科学立法。
13.材料体现:党中央有···要求,地方党委落实。//上级政府有···要求,地方政府落实。
答案书写:坚持民主集中制
14.材料体现:东部地区对西部地区的对口帮扶,如:江苏援藏。
答案书写: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
15.材料体现:引导宗教人士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社会。
答案书写: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16.材料体现:中国共产党听取民主党派的意见,共商国是。
答案书写:发扬协商民主,能聚共识。
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7.材料体现:涉及“政协”主体的材料题
答案书写:政协的性质;主题;职能;发扬协商民主,凝聚共识;
通过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安排集中各种意见和建议,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这几点用的比较多)
18.材料体现:全国人大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等。//执法检查
答案书写:全国人大行使最高监督权,监督国家机关的工作。
// 坚持民主集中制
19材料体现: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了···法
答案书写:全国人大行使最高立法权,制定关于···的法律,为···提供法律保障。
20.材料体现:人大表决通过尚未发生或执行的事情。如:2023年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查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答案书写:全国人大行使最高决定权,审议通过关于···的通知。
21.材料体现:考察“人大代表”这一主体
答案书写:人大代表的地位;权利;义务(这几点用的较多)
22.材料体现:党有···指示,人大通过了有关该问题的法律。
答案书写:党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人大行使立法权//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23.材料体现:人大创新监督方式。如:人大在执法检查中引入第三方评估。
答案书写:人大行使监督权,创新监督形式,提高监督力度和实效。
24.材料体现:中国共产党进行调查研究、尊重···规律
答案书写:党坚持科学执政,尊重···规律。
25.材料体现:党做···事情,目的是为人民//采取民主的方式,听取民意。
答案书写:党坚持民主执政
26.材料体现:中国共产党提出···意见,人大审议通过,成为国家法律。
答案书写:党坚持依法执政,党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
27.材料体现:党进行自我革命,进行反腐败斗争
答案书写: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
28.材料体现:在···的过程中,党员发挥了重要作用。
答案书写: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党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永葆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29.材料体现:根据具体实践的变化,党的指导思想不断丰富发展。
答案书写:中国共产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30.材料体现:考查有关党为什么做某事,怎么做某事,涉及到为人民的角度
答案书写: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党的性质、根本宗旨、根本立场、执政理念,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党的奋斗目标。
31.材料体现:在做···过程中,党起到统筹领导作用。 如:在脱贫攻坚过程中,我国建立起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县市抓落实的管理体制,然后各个主体怎样去落实中央的要求···
答案书写: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32.材料体现:对社会公众宣传宪法和法律。(如:国家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活动)
答案书写:有利于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推动全面依法治国。
33.材料体现:全国人大常委会对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进行合宪性审查。
答案书写: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权,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建设,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有利于维护宪法的权威,维护法治统一。
34.材料体现:既要发挥法治的作用,又要发挥德治的作用。
答案书写: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既要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要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
35.材料涉及:政府主动进行政务公开
答案书写:推进政务公开,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有利于建设公开公正的政府,能够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
36.材料涉及:政府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职能等技术手段
答案书写:大数据赋能政府治理,优化政府治理方式,提高政务服务效能,建设智能高效的政府。(落脚点为政府)//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落脚点为国家)
37.材料涉及:政府机构改革的意义时(如:深化国务院机构改革,组建数据局··)
答案书写:优化政府机构和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把机构改革形成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哲学文化主观题常考点总结
总体框架: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主要以选择题形式考查)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辩证唯物论——物质、意识、规律)
1.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的知识,分析……
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要树立正确意识,克服错误意识。……
2.运用“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意识的能动作用”的知识,分析……★★★★★
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
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不仅能够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可以能动地指导人们改造世界。……
③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
3.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①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③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④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4.运用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规律的普遍性客观性的知识,分析……
①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要求我们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②人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挥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③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5.运用“辩证唯物论”(物质、意识、规律)的知识,分析……★★★
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③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要求我们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唯物辩证法)
一.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总特征之一★★★
1.运用唯物辩证法联系观的知识,分析……
①联系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材料
②联系具有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材料
③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求我们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材料
④整体和部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要求我们立足整体,树立全局挂念,同时重视部分的作用,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⑤系统具有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要求我们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材料
(注意:每个原理要单独掌握)
2.运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的知识,分析……★★★★
①整体和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要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②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应当立足整体,统筹全局,优化组合,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③部分是整体的部分,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3.运用联系多样性原理,分析……
①联系是多种多样的,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②要看到那些直接的表面的和眼前的联系,也不能忽视那些长远的间接的和本质的联系
③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
二.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总特征之二★★★
1.运用“发展观”的知识,……
①发展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去看问题。+材料
②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材料
③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发展的状态)。要求我们重视量的积累;不失时机,促成质的飞跃;坚持适度原则。+材料
④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发展的途径)。要求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还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面对挫折与考验。+材料
2.运用事物发展的形式或状态的知识/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分析……★★★★
①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要求我们必须重视量的积累,……
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要求我们抓住时机,促进质的飞跃,……
③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3.事物发展的途径的知识/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分析……
①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促使 其成长、壮大。……
②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 困难,勇敢地面对挫折与考验。……
①任何事物都要经历肯定、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辩证否定是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
②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克服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其中积极合理的因素。
③辩证的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三、唯物辩证法矛盾观——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1.运用矛盾的基本属性的知识/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分析……
①矛盾即对立统一,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要坚持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②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③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④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由此构成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2.运用矛盾问题的精髓的知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分析……★★★★★
①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
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对立统一。我们要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要从②中的两个方面面具体分析材料……
3.运用“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分析……
①矛盾具有特殊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②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③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
④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4.运用“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
①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要求要我们统筹兼顾,恰当处理好次要矛盾。
③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要求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5.运用“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分析……
①矛盾主要方面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要求我们看问题分清主流和支流,着重把握矛盾主要方面,抓住主流。
②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依赖、相互排斥,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又要求我们不能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
③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要求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6.运用“矛盾分析法”/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分析……★★★
①矛盾即对立统一,要坚持对立统一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②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要勇于揭露矛盾,积极解决矛盾,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③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要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具体地历史地统一。
⑤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既要善于抓住重点,又要学会统筹兼,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⑥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既要把握主流,又不能忽视支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⑦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
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认识论——实践、认识、真理)★★★★
1.运用实践的含义与特征的知识,分析……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可分开写,分别联系材料)。
2.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知识,分析……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3.运用“实践与认识辩证关系”的知识,分析……
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
②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能够推动实践的发展,……
③要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4.运用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真理的知识,分析……
①真理是标志着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要坚持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④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与谬误往往相伴而行,……
⑤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5.对同一个认识对象产生不同认识的原因是什么
①认识是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
②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总要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
③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
6.运用认识论/探索认识的奥秘(实践、认识、真理)的知识,分析……★★★★★
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②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③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体推动作用,……
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要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检验和发展真理……
⑤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范畴,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其基本属性是客观性。
⑥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要坚持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第五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社会历史观)
1.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知识,分析……★★★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2.运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的知识,分析……
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
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3.运用“社会历史的主体”的知识,分析……★★★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4.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社会历史观”的知识,分析……(①—④常用)★★★★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可分开写)
②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基本规律。
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⑤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⑥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第六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人生价值观)
1.运用“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分析……
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一方面,……,另一方面,……。
②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③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标准。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
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
②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③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
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阶级性和主体差异性。……
3.运用“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的知识,分析……/……是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的?
①弘扬劳动精神,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和实现价值。(根本途径)
②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客观条件)
③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增长自己的才干,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要锤炼品德修为……(主观条件)
4.用“实现人生价值”/“价值观”的知识,分析……★★★★★
①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人的价值主要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②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③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要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④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和实现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可分开)
第三单元 文化创新与文化发展
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运用文化的功能/作用的知识,说明……的文化意义★★★★
①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必写)
②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③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注意单独掌握)
⑤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支配和影响着人们的文化实践与文化生活。
2.运用“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分析……的原因或措施
①特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连续性。
②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批判地予以继承。
③重要性: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
④当代价值: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涵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思想能够为解决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中的许多问题提供有益借鉴;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际关系,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⑤如何弘扬:要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⑥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内涵、作用、措施(见课本)
回答为什么类问题:①③④+其他;回答怎么做类问题:②⑤⑥+其他
3.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分析弘扬XX精神(如建党精神)的意义★★★
①中华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②XX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③XX精神为……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对……具有重要意义(联系材料分析意义)。
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1.文化交流的原因/意义
①文化多样性表征文化的丰富程度,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②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推动不同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创新。
③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向世界展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增强对本国本民族文化的自尊、自信、自立。(对本民族文化)
④有利于加强不同国家和民族人民之间的友谊和互相了解,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发展。(对世界文化)
2.如何促进文化交流/尊重文化多样性?
①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②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繁荣。
③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要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
④要立足国情,交流互鉴,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⑤要拓展文化交流的途径,发挥现代科技和大众传媒的作用,促进文化的交流传播……
3.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①文化发展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②要立足国情,交流互鉴,应当坚持“洋为中用”,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吸收外来有益文化。
③要在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差异,理解个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④要反对文化复古主义和全盘西化论,克服错误倾向,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第九课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运用“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的知识,分析……★★★
①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②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问题,完成时代任务。……
③融通古今中外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
2.如何建设文化强国?(要联系材料从其他角度作答)
①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②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要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④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3、为何、如何坚定文化自信?★★★★
(1)原因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措施
①要继续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夯实文化自信的基础。(夯实基础)
②要坚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文化底蕴)
③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最根本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特别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信。(最根本的要求)
4.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见课本最后综合探究)
①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实际,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②必须坚定文化自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③必须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④必须加强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⑤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问题,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实现综合创新,……
5.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意义或措施★★★★★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角度——不忘本来
(1)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3)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当代价值)
(4)要实现中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5)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二)“学习借鉴外来文化”角度——吸收外来
(6)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7)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文化交融推动文化的发展……
(8)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立足国情、交流互鉴,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角度——面向未来
(9)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问题,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
(10)建设文化强国,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11)坚定文化自信,坚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
来源:转载自恒毅思政课公众号,在此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