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行业  机械  设备    系统  教师  经纪    参数  蒸汽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子,心系民生"社会实践

   日期:2024-11-10     移动:http://mip.xhstdz.com/mobile/quote/2504.html

【关键词】大学团、清华大学、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创新活动形式、打造组织品牌、社会实践、新闻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子,心系民生"社会实践

1.创新案例名称:

“新闻学子,心系民生”主题社会实践

2.创新主体(团组织或个人)名称:

共青团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委员会

3.这一创新是如何产生的?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自2002年建院以来,一直秉承“素质为本、实践为用,面向主流、培养高手”的教育方针,高度重视学生社会实践,鼓励学生走入基层、了解国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新闻从业观。学院团委具体负责学生社会实践的组织实施工作,目前已经建立起以暑期实践为主、寒假实践和双休日实践为辅,校友访谈和多个经典实践品牌项目相结合的社会实践体系,并在全国各地拥有多个实践基地。十二年以来,新闻学子走遍祖国大江南北,逐步确立了“新闻学子,心系民生”的实践主题,用独特的目光和专业的视角去观察、去体验、去思考,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成长锻炼。

4.创新属于哪种类型:

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

5.创新面向的对象是谁?具体能为对象做什么?

“新闻学子,心系民生”主题社会实践面向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全体学生开展,活动主体以本科生为主,研究生为辅。主题社会实践为学生创造社会实践机会,提供实践资源,开展实践技能培训,在实践过程中进行全程服务与管理,帮助学生挖掘和推广实践成果,为有社会研究方面学术志趣的学生打造因材施教的发展平台。在实践过程中突出“新闻学子,心系民生”的主题,引导学生正确了解和认识社会问题,关心基层和民生,建立同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新闻从业观,促进青年全面成长成才。

6.创新之后是如何实施的?

6.1暑期社会实践

暑期社会实践是“新闻学子,心系民生”主题社会实践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参与群体范围最广的实践形式。多年来,暑期实践始终围绕民生话题开展,调研内容包括“三农”问题、乡村医疗、义务教育、移民问题、土地流转、生态保护等,突出了“新闻学子,心系民生”的主题。

暑期社会实践是全院所有大一学生的必修环节,并设有2个学分,根据实践过程中的表现和实践成果进行成绩评定。暑期社会实践具有完整的培训体系,涵盖社会调研、新闻采编和支队技能三方面,具体培训内容包括社会科学的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新闻采访与写作、纪录片制作、团队建设、财务制度、论文写作等。学院专业课教师担任实践支队的指导老师,为支队提供学术研究指导,对实践方向和内容进行把关。

暑期实践的成果形式多元,内容丰富,包括新闻作品、人物特稿、调查报告、纪录片等,每年都会在校外媒体刊发多篇报道,并获得诸多校级奖项。

附:2007-2013年“新闻学子,心系民生”主题社会实践获清华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金奖支队名单

2007年 赴湖北秭归“三峡移民故事”支队

2008年 赴湖北黄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调查支队

2009年 赴浙江土地流转背景下农村合作社情况调查支队

2009年 赴贵州麻江返乡农民工就业流向调查支队

2010年 赴湖北黄梅农村小额信贷支队

2011年 赴河南南水北调中线移民后期扶持政策落实情况调查支队

2012年 赴河南内黄县“赤脚医生”规范化情况调查支队

2013年 赴广西象州县土地流转暨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调研支队

另有9支支队获得清华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银奖、铜奖,3人获得清华大学社会实践金奖个人。由2012年新闻学院“赴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民办学校现状调研”暑期实践转化成的“民办初中在贫困地区何以相对繁荣地发展”项目获得2013年全国挑战杯一等奖。

6.2寒假实践与双休日实践

除了暑期实践,新闻学院每年都会有20-30名同学在院团委的组织和动员下参加寒假实践,一方面是进行初步的社会实践体验,另一方面也是为暑期实践做更充分的准备——不少寒假实践的选题都会在暑期实践中继续深入展开。在学期中,双休日实践或与班级团支部的素质拓展活动相结合,在北京市内或近郊开展一系列形式灵活、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

6.3校友访谈

清华大学于2009年正式启动“校友访谈”工作,新闻学院团委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赴校友工作单位进行实践和访谈,在与优秀校友接触中深刻理解国家社会对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要求和期望,指导学生成长成才和人生职业规划,丰富学生的社会经验,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生产实习、就业引导等增加学习机会和资源支持。目前我院已访谈二十余名优秀院友,并为每个班级配备校外辅导员,将校友访谈工作与就业引导工作紧密结合。

6.4清田工作站

清田工作站是“新闻学子,心系民生”主题社会实践中的品牌项目,全称为“嘉里集团郭氏基金会—清华大学”实践调研项目,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共青团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委员会主持管理,嘉里集团郭氏基金会资助,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清田工作站”项目组实施调查研究。

清田工作站从2011年开始在贵州丹寨、陕西淳化建立实践基地,利用寒暑假和节假日赴基地开展7-10天左右的短期调研,调研内容包括NGO组织对乡村的影响、乡村自组织的运行、农村扶贫、新农村建设、乡村传播等。清田工作站成员每期人数约为25人,以新闻学院学生为主,同时包括公管学院、经管学院、人文学院、社科学院等其他院系学生,每年招募更新团队成员,每年举办一次年会,发布一份主题调研报告和若干子报告,从学术研究、社会管理等多角度探讨解决中国农村贫困问题的理念与方法,为相关决策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学理依据。

目前,清田工作站已经完成数十篇田野调查日记,先后形成了4份数万字的主题调研报告以及4份子报告,拍摄了20余张新闻摄影作品,制作了一部纪录片《山高水长》。在实践过程中,还开展了为受访者制作全家福等多个特色志愿活动。

6.5党支部深根计划

深根计划是以学生党支部为组织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总称,旨在促进学生党员和积极分子深入社会基层,扎根人民群众之中,研究社会问题,坚定理想信念。自2006年开始推行至今,深根计划已经支持了十余个学生党支部的社会实践活动,活动主题包括医疗、教育、生态、“三农”、文化、反腐等多个方面,参与学生达300余人次。目前,深根计划已经成为“新闻学子,心系民生”主题社会实践的子项目,主要在学期中开展。

6.6典型案例①:“民办初中在贫困地区何以相对繁荣地发展——基于河南省兰考县的调研”项目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1级本科生黄斐等人于2012年暑假赴河南兰考县开展了针对贫困地区民办初中发展情况的调研,该实践项目获得了2012年清华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铜奖、清华大学农村研究院“百村调查”三等奖、远洋之帆社会实践全国二等奖。2013年,该项目参评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荣获全国“挑战杯”一等奖。这个由暑期实践逐步细化的项目深入区县、瞄准基层,通过走访调研,探寻河南兰考县民办教育发展背景及路径。

6.7典型案例②:华县皮影项目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05级本科生沙垚等人在2006年暑假附陕西华县开展有关华县皮影的社会实践项目,并形成了初步的成果。2007年年底,支队长沙垚带领调研团队继续深入开展对华县皮影的研究,此次实践持续了一年半左右,同学们利用寒暑假、双休日的时间数十次赴华县调研,研究时长为160-170天。该项实践的调研报告获北京市挑战杯特等奖,团队在实践期间拍摄的纪录片《戏末》在各放映室多场放映,并且通过华县政府和新闻学院的合作,在清华大学开展了皮影文化节,广受好评。作为支队长的沙垚同学出版了《土门日记:华县皮影田野调查手记》一书,并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了《华县皮影:“江湖人”记录》。

6.8典型案例③:“乡村八记”调查报告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03级本科生李强在2005年春节,利用寒假,按照“户—村—乡—县”的思路,对山西省3个村4个乡和两个县的农村现状进行了调查,并以札记的方式写成近4万字的调查报告《乡村八记》。时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敬宜读后非常激动,将它寄给了温家宝总理。4月28日,温总理亲笔给范敬宜复信,规规整整的毛笔字,整整写了两页。2005年6月16日《人民日报》对此进行报道,《乡村八记》也因此受到了广泛关注。

7.实施过程需要什么资源支持?

需要网络平台前、中、后期宣传支持,对同学在实践过程中的开销(路费、住宿费等)提供资金支持,党组织和团组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给予组织上的动员、资源联系上的帮助,并在活动后期提供实践成果展示的平台以及实践成果向学术成果转化的路径支持。

8.创新实施的效果如何?

新闻学院团委一直以来高度注重学生实践,鼓励学生走入基层、了解基层。每年暑期约有70余名大一学生及数十名大二、大三、大四年级本科生参与暑期实践,寒假也有20余名本科生参与寒假实践。其中,暑期实践支队通常都由学院的老师、研究生带队指导。在思想观念的提升上,同学们通过社会实践认识了真实的社情民生,对诸多社会问题有了自己的思考,培养了“离基层越近,离真理越近”的群众意识;在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上,参与实践的同学逐步学会在课外实践的过程中运用在第一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增强了将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能力。实践作为一个融会课内外知识的大课堂,在提高同学们的综合素质方面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同学们大学生涯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不少同学由社会实践走上了从事田野调查的学术路径(详见附录1)。作为组织单位,新闻与传播学院团委连续多年被评为清华大学社会实践优秀分团委、标兵分团委。

从基层团组织建设的角度来说,“新闻学子,心系民生”主题社会实践极大地调动了班级团组织成员参与团的活动的积极性,使新闻学院团委的工作获得了有力的抓手,扩大了基层团委在广大青年团员心中的影响力,甚至极个别不是团员的同学也在参与了社会实践后对团组织产生了归属感。每年的春季学期,新闻学院团委会组织一系列的实践动员、培训活动,并在每一场动员、培训之后及时收集同学们的反馈信息,以完善之后的活动。通过这样由点至面的方式,“新闻学子,心系民生”主题社会实践在基层团员中覆盖面广、参与度高,不仅使同学们取得了收获,也使团组织在不断的自我完善中加强了自身建设、增强了团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此外,新闻学院团委引导同学们取得了诸多优秀的实践成果,产生了良好的校内外社会影响。

9.您认为创新体现在哪里?

9.1工作理念创新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团委在工作理念上坚持符合当代青年特点的创新,探索引导青年和服务青年的最优模式,将思想教育和青年最感兴趣的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增强青年学生在实践中的自我教育和成长。

9.2组织模式创新

新闻学院团委在多年的探索中逐渐完善工作体系,切合青年学生的实际需求,在实践支队组建、实践培训安排、实践导师邀请、实践资源匹配等多方面创新组织模式,确保社会实践的组织工作高效安全,为同学们的实践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9.3培养方式创新

新闻学院团委将实践工作与学生的学术志趣培养相结合,于2013年建立“基于社会实践的学术人才培养阶梯”,进行因材施教,促进青年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同时还创立了由学院团委实践组主导的“城镇化背景下的移民问题调研”专题实践,在全校范围内属首创。在提高学院本科生实践积极性的基础上,学院团委同时也注重培养其学术研究的能力,着实做到了由“实践”向“学术”的转化与结合。(详见附1、附2)

10.创新案例其他需要说明的内容,同时提供活动相关照片及其他材料 

附1: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基于社会实践的学术人才培养阶梯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是一个理想与实践相结合的平台。每一位来到新闻学院学习的学生,都能得到螺旋式上升的培养体系的熏陶和锻炼,实践与学术,环环相扣,相辅相成。

第一阶梯

第一阶梯向全院学生开放,主要面对大一学生。依托大一暑假的社会实践,学院团委将组织进行为期约一学期的实践调研常识的普及。这一过程中,学生们可以和社会实践经验丰富的辅导员、学姐学长进行充分交流,是难得的学习积累过程。资源方面,学院会给予学生工作经费支持,每年新闻与传播学院都会有优秀的实践支队进入校级评选,并获得好成绩。2012年,有三支队伍分别获清华大学社会实践金、银、铜奖,同时也有实践支队获得清华大学农研院“百村调查”、清华大学公共政策案例大赛等实践奖。其中,赴河南兰考民办学校调研支队获得“远洋之帆”全国大学生实践二等奖,赴河南内黄暑期社会实践支队获“首都高校社会实践优秀成果”奖。此外,同学们也积极参与清华大学SRT挑战杯赛事进一步训练学术能力。2014年春季学期起,学院开设了《社会实践讲座》课程,由院党委副书记赵曙光老师亲自授课,院团委实践副书记担任课代表,以此更好地为同学们的社会实践服务。

第二阶梯

第二阶梯是第一阶梯的深化,主要面对大二、大三的的学生。学院开设有金兼斌老师的《媒介调查与统计》、戴佳老师的《传播研究方法》等课程,为学生们开展调查研究进行规范的学术指导。在第一课堂之外,学院还设有主要由香港嘉里集团郭氏基金会提供资金支持的清田工作室,每一年清田工作室将选拔更新成员,这些学生将分赴实践基地为贵州丹寨和陕西淳化进行社会调研,并将实践成果总结形成年度调研报告。此外,同学们积极参与清华大学SRT挑战杯和全国大学生挑战杯比赛,在参与中提升学术能力,也更激发了学术热情;2013年度新闻学院共有四件作品入围清华大学SRT挑战杯终审环节。

第三阶梯

第三阶梯主要面向大四以上的学生个体,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在人才培养上,学院一方面强调“读万卷书”,倡导融会古今,学贯中西,要求学生打下广博而坚实的知识基础;另一方面重视“行万里路”,积极引导学生深入社会,面向基层,体会国情民情,关注国计民生。学院的老师乐于指导学生们进行社会实践和学术研究。清田工作室也会匹配长期资源培养真正对学术、实践有兴趣有热情的同学;同时还有各种实践奖学金以及出版资助。新闻学院不少优秀的学生将基层调研成果凝结成为学术专著,并受到广泛好评。如在读博士生沙垚于本科期间发表的个人作品《土门日记:华县皮影田野调查手记》、2008级硕士生曾维康的毕业论文《农民中国:江汉平原一个村落26位乡民的口述史》,均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力。学院清影工作室也支持和辅导同学们拍出了很多优秀的影视作品,并在国内、国际大赛中获奖。在这一阶段,学生们的自主研究能力得到很大提升,其调研、学术成果与社会的发展有了更为契合的衔接。

附2: 主题实践调研专题项目之“城镇化背景下的移民问题”

一.背景介绍

(一) 研究源起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是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它主要表现为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农村人口居住地点向城镇的迁移和农村劳动力从事职业向城镇二、三产业的转移。近些年来,城乡二元结构越来越明显,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城镇化成为政府力推的建设项目,造成了大规模移民。

(二) 研究主题

该实践调研专题是城镇化背景下的移民问题,探究移民的生存发展状况。并以此展开,从多方面探究因城镇化的原因而形成的大量移民的生存状态,对当地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种影响又可否深发至社会结构的改变;而从中又可否得到经验乃至总结模式,为他处所借鉴。

城镇化下的政府主导移民有用多种类型,如生态移民(宁夏、甘肃等)、灾难移民(汶川等)、工程移民(南水北调等)等。而由于经济等原因自发形成的移民,可从迁出地、迁入地的方面切入。迁出地(如河南、宁夏等)大量农民外出务工,迁入地(如广东,浙江)由于外来人员大量涌入,社会结构也产生变化。

本主题核心关注指标为:政策实施,经济收入,文化教育,民族文化传承等。

(三) 研究意义

城镇化的过程是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所经历社会变迁的一种反映。目前我国正处在巨大的变革当中,城镇化现象极为突出,也由于地方无法适应城镇化变化,产生了许多社会问题。研究城镇化,以“移民”为切入点,容易更加深入了解城镇化为人们带来的改变。

本研究着眼点为城镇化中的“移民”,是因为移民的生存状态与改善是研究城镇化问题中的核心。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注重人的发展也是国家进步的要求。此研究突出体现了人文关怀,将移民问题作为研究中心与重点。

希望通过此次调研,能够使同学了解深入观察社会的方法和态度,能够在日后的学习中更多对于社会普遍问题的关注,并对于中国社会有更多的理解。

二.相关实践支队

2013年暑期,一共有三支支队参与了该项目:

(1)赴湖南省洞庭湖区调研生态保护和“渔民上岸”背景下渔民就业问题支队

(2)赴福建霞浦连家船渔民生活现状及现实利益调查支队

本文地址:http://mip.xhstdz.com/quote/2504.html    物流园资讯网 http://mip.xhstdz.com/ ,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0相关评论
相关最新动态
推荐最新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