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推荐
山东开放麦②|济宁市“年终总结”里的2024经济关键词
2024-11-10 18:51

正在召开的山东省“两会”犹如一场年终总结大会,各地市汇报过去一年的成绩,也畅谈新的一年的发展。

山东开放麦②|济宁市“年终总结”里的2024经济关键词

济宁市也带来了自己的“年终总结”。去年成绩很是亮眼,2023年,济宁市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600亿元、增长6.5%,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75亿元、增长6.1%,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保持全省第一方阵。

不唯经济,济宁文化领域去年更是精彩纷呈。孙红雷、韩童生、李浩、黄昌勇、郝戎、张昆鹏等多位国内著名的导演、编剧、演员及专业院校的管理者齐聚济宁,通过演讲、问答、对话等多种形式举行了多场专题大师讲座。大型礼乐演出《金声玉振》上榜全国旅游演艺精品名录,邹城邾国故城遗址入选“考古中国”重大项目。

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对济宁不吝表扬。报告指出,京杭大运河济宁以南段基本达到二级航道标准,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影响力持续放大,今年要继续办好尼山世界文明论坛。

成绩单面前,也要冷静看待今年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济宁市在“年终总结”中没有回避。济宁市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绿色低碳转型任务依然艰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仍需加力;创新能力不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竞争力有待提升;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集约化发展水平亟待提高。”

正视了难题,从而能更好地作出了今年经济发展的“计划书”。济宁市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以上,力争突破6000亿元。

透过成绩和目标,我们从济宁市“年终总结”中划出了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词”。

济宁港航梁山港 本文图片均来自济宁市委网信办

新型工业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二〇三五年,我国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

今年的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实施先进制造业攻坚行动,积极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

济宁市今年重点工作第一项就是,加力推进制造强市,在新型工业化上实现新突破。主要从做强产业链条、做优企业雁阵、做实招商引资、做活园区经济四个方面突破。

其中,在做强产业链条方面,济宁市聚焦19条核心产业链,“一链一策”实施高质量发展计划,市级领导担任“链长”,“链主”企业、市级专班主任担任“副链长”,建立高规格产业发展智库,绘制产业链“一图三清单”,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

今年,要完成小松全球智能制造基地一期厂房主体、兖矿智慧制造产业园一期工程;推动宁德时代新能源电池产业项目一期投产,启动二期建设,全力招引上下游企业,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电池产业集群;支持中国重汽扩大新能源商用车投资,在招引新能源乘用车整车生产企业上实现新突破;加快太阳纸业170万吨浆纸一体化项目、华勤高端橡胶新材料产业园建设。

在做优企业雁阵方面,启动新一轮技改三年行动计划,年内实施1000个技改项目,完成投资850亿元、增长10%以上,力争规上工业企业三年技改全覆盖。实施“链主”企业扩规计划,营收过百亿企业达到7家。扩量提质高成长性企业,新增省级以上单项冠军、专精特新、瞪羚企业100家以上。

在做实招商引资方面,深化“招商引资突破年”行动,以产业链招商为主攻方向,建立头部企业、产业链目标企业“两张清单”,新落地过50亿项目8个以上、过百亿项目2个以上。

在做活园区经济方面,坚定不移把园区作为工业经济主阵地、高质量发展主战场,推动资源要素向园区集聚,确保5家开发区进入全省“一等”。每个开发区落地过10亿项目2个以上,济宁经开区、金乡开发区、鱼台开发区力争落地过50亿项目,济宁高新区、兖州工业园、邹城开发区力争落地过百亿项目。

山东晶导微电子生产车间,技术工人在智能化生产线上操作

新质生产力

如果说新型工业化是经济的基本盘,那么新质生产力就是经济的未来。

济宁市提出,要加力推进科技创新,在培育新质生产力上实现新突破,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打造更高水平国家创新型城市。具体包括培优做强创新主体、强化产学研深度融合、打造创新人才高地等三个着力点。

在培优做强创新主体方面,济宁市今年要完善高新技术企业梯次培育体系,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500家以上,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00家以上,新增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60家以上。实施研发突破三年行动,推行研发项目备案制管理,推进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达到35%,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15%以上,三年内实现规上工业企业研发人员、研发平台、研发活动全覆盖。

在强化产学研深度融合方面,支持行业龙头企业与“中字头”“国字号”大院大所大学深度合作,共建创新载体20家以上。积极招引中科院苏州医工所、江南大学、青科大等专业院所,攻关关键技术100项以上。组织企业与浙江大学工业技术转化研究院等机构对接合作,积极开展“订单式研发”,推动更多成果在济宁转化。更好发挥曲阜师范大学、济宁学院、省科学院激光研究所等作用,组建驻济高校院所创新联盟。

在打造创新人才高地方面,落实“济宁人才金政20条”,实施孔孟圣地英才工程,高规格举办“中科系院所专家济宁行”“名校合作直通车”等活动,新增高端人才创新团队10个、省级以上重点人才工程人选25人,引进领军人才220人以上,争创全省人才重要节点城市。实施青年人才集聚计划,吸引青年人才4万人,建设高水平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城市。

激发内生动力

供给端是经济活力的源头,需求端是经济活力的外在表现,内生动力发挥出来,两端才能良性互动。

济宁市提出,加力推进扩大需求,在激发内生动力上实现新突破。充分发挥投资关键作用、消费带动作用,推动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不断拓展对外开放深度广度。

首先要着力扩大有效投资,实施1000个省市县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000亿元以上。强化重大项目领导包保和“一对一”服务机制,重点突破10个过百亿、20个过50亿、20个过30亿项目,加快推进38个重大交通项目、74项现代水网工程,再谋划储备一批支撑性、战略性项目。健全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强化政府投资撬动效应,鼓励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重大工程建设。

其次,着力释放消费潜能。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实施“电化行动·低碳济宁”五年行动,制定全市统一的智慧充电桩规划建设标准,出台新能源汽车充电、停车等优惠政策,新建小区停车位全部配建或预留充电设施,探索老旧小区充电桩“统建统管”模式,加大农村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充电桩达到1.6万台、快充桩比例超过40%,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增长25%以上。大力提振房地产消费,坚持高品质住宅、二手房、住房保障联动施策,每个县市区再开工1处高品质住宅项目,加大新市民、青年人、中低收入人群等住房保障力度,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另外,着力推进对外开放。主动融入“一带一路”,积极拓展东盟、俄罗斯、中亚、非洲等市场,新增外贸实绩企业100家,进出口额突破1000亿元。提升兖州国际陆港、龙拱港海关监管场所服务能力,推动济宁高新保税物流中心尽快获批,加快中日韩、中欧产业园等国际合作园区建设。新布局5家公共海外仓,跨境电商企业达到400家以上。

都市区一体化

城市的发展不是单打独斗,必须抱团发展。

济宁市提出,加力推进都市区一体化,在打造全国都市区建设示范城市上实现新突破,坚持一体化发展方向,加快构建“大济宁、全市域”发展格局,持续提升城市能级。

一方面,要全面畅通外联大通道。编制《济宁航空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大安机场通航城市增至30个,旅客吞吐量突破150万人次。提速推进济邹高速、济商高速、济微高速北段,开工建设兖郓高速,完成济广高速改扩建,加速形成“五纵五横”高速路网。加快雄商高铁、济枣高铁建设,构建“三纵一横”高铁路网,推动济济高铁纳入国家相关铁路规划,争创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另一方面,要加快都市区一体融合。实体化运作都市区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持续优化“大城建”运行机制,推进交通、公共服务、产业、要素保障等一体化发展,争取济宁都市区建设上升为省级战略。建成投用济宁金融中心、新天地国际商务中心等平台载体,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增强高端要素集聚能力。

另外,着力提升城市内涵品质。以城市更新为契机,活化利用历史建筑、工业遗产等历史文化资源,提升街区风貌、优化商业转型、引入新潮业态,打造运河记忆等特色街区,让老街区“活”起来。坚持“用脚步丈量城市”,完善城市管理运行机制,常态化开展专项整治,推动城市管理更加精细、运行更有效率。

更重要的是,要持续强化县域支撑。全面落实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实施“经济强县领跑、特色强县示范、薄弱县赶超”计划,推动县市区争先进位。深入实施百亿产业、百亿园区、百亿强企“三百”工程,每个县集中打造1-2个产值过百亿优势产业集群,培育30个产值过50亿中小微企业特色专业园区、过百亿县域特色专业园区。

非遗体验

文化“两创”

于济宁而言,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都绕不开文化,文化是济宁发展最大的主题。

济宁市今年提出,加力推进文化“两创”,在建设全国一流文化名市上实现新突破。首先要更大力度推进尼山片区突破。实施《尼山文化片区综合发展规划》,一体打造尼山圣境、夫子洞、耕读书院和周边村落,建成鲁源小镇核心区一期工程,全面打响“千年鲁源、万世昌平”文化地标。深化与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院校合作,筹建中国诗书礼乐文化高等研究院,完成尼山世界儒学中心联合研究生院主体建设。

其次,更大力度推进文化传承利用。充分挖掘文化遗存独特优势,编制济宁文化地图、优秀文化资源库、百本文化故事丛书。高标准打造提升曲阜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鲁国故城和大运河南旺枢纽2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100家博物馆展示馆“一区两园百馆”。

再次,更大力度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实施“景区焕新”行动,推动“三孔”、“两孟”、微山湖、水泊梁山等经典景区“破圈突围”,南阳古镇、羊山古镇等潜力景区“深度开发”,方特复兴之路等新兴景区“迅速爆红”。举办文旅惠民消费季、乡村文化旅游节等活动,全力“引客入济”,接待游客8500万人次以上,旅游收入突破740亿元。

另外,更大力度推进文化事业繁荣。实施“济风儒韵”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推出更多精品力作,全力冲击国家级大奖。深入推动全民阅读,打造高品质城乡书房、农家书屋,建设“书香济宁”。持续办好“百场戏曲进学校、千场大戏进农村、万场演出惠民生”等文化惠民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新增规上文化企业30家以上,文化产业增加值突破210亿元。

孔孟大地春潮涌,运河之都千帆竞。济宁市2024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值得期待。

澎湃新闻记者 闻韶君 通讯员 刘哲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山东开放麦②|济宁市“年终总结”里的2024经济关键词】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文章地址:http://sjzytwl.xhstdz.com/quote/65474.html 
     行业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物流园资讯移动站 http://mip.xhstdz.com/ , 查看更多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