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行业  机械  设备    经纪  教师  系统  参数    蒸汽 

核桃热点 | 常常被确诊,怎么都在演我精神状态?

   日期:2024-11-10     移动:http://mip.xhstdz.com/mobile/quote/70333.html

核桃热点 | 常常被确诊,怎么都在演我精神状态?

2023.6.30

我在小红书正式确诊为浣碧

2023.7.14

我在抖音正式确诊为那英

2023.8.26

我在微信正式确诊为懒羊羊

2023.9.8

我在微博正式确诊为蔡国庆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截至2023年10月

人均实现“触网即确诊”

“确诊”作为一个医学词汇

被网友拉出了专用情境

用于自嘲个人形象和精神状态等特征

该类型语言以其创造速度之快

应用范围之广

发展成为一种新型发疯文学

被称作“确诊式文学”

纵使由夏入秋,时间流逝

但“确诊”热度依旧不减

甚至人们已经开始自我确诊为纸吸管

本期核桃君就带领小白杨们

一起探讨“确诊式文学”

一、“奴婢就是看不惯”

与影视文本紧密联结的“确诊式文学”

“正式被确诊为xxx”一梗最早见于小红书笔记《我正式被确诊为浣碧》,原文为“2023年6月30日23点15分,我正式被确诊为浣碧,因为我总是看不惯别人”,该笔记引起小红书平台网友的讨论、模仿和创作,并登上平台热搜。随着热度继续增长,7月7日,#西安人被正式确诊为沈眉庄#话题冲上了微博热搜。在话题主持人“白鹿视频”的视频中,一位西安市民作为被访者表示,西安现在到处都是游客,自己不想出门了,只想窝在家里。这一状态与《甄嬛传》里的沈眉庄角色心态非常相像:“我才懒得出去,看到人就烦。”

此后,“确诊体”被广泛地使用和传播,嫁接起不同的影视文本,让人们抽象的情绪得以生动形象且精确化地表达。相较于之前发疯文学的阴阳文案、怒吼式语气等肆意无稽的表述,确诊式文学有着标签化的人/物画像,通过影视中的剧情、人物形象及态度等来隐喻自己的生活现状,对“病”入座,传神地将积压已久却又无法公开宣泄的情绪传递出来。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经典角色在为人们的价值观和情绪代言的同时,也激发着心照不宣的围观和共创

二、“评论区笑死我了”

“确诊式文学”创造与传播的实践逻辑

无论是废话文学,还是发疯文学,亦或是当下的确诊式文学,这些网络流行语都构成了青年亚文化的一部分。网络流行语成为互联网通行的密码,尽展青年群体对创造、模仿、传播、再创造的狂热,对身份认同的追求以及对互动仪式和参与式文化的热爱。

TIP1: 行为模仿与身份认同

19世纪法国社会学家塔尔德认为,模仿行为是与生俱来的,同时模仿也是社会学习的重要形式,是个体社会化中的关键。

互联网迷因在模仿中不断复制、传播、再创,与此同时,模仿有利于人对于情绪的理解,它并不是完全镜像般的反应,而是带有个人的思考和对他人的共情。因此,喜欢使用网络梗的赛博人群在相应梗文化下进行信息交流、情感分享,进而构建出新的趣缘社群。青年群体共处于当下的社会情境,无法摆脱也无法逃离,通过如确诊式文学这样戏谑的方式彼此分享一种无法用具体语言表述的心情,而蕴含在其中的意义,则在这些模仿行为中消解。

同时,我们不可否认的是,确诊式文学的出现体现着网络流行语自身就带有文化自我繁殖的意愿。身处确诊式文学“浸润”之中,我们很难解释明确的说出为什么我们对它乐此不疲,或者为什么我们看到它就会不由自主地笑出声。

TIP2: 互动仪式

“互动仪式链”理论于2003年由美国社会科学家柯林斯提出,该理论关注现实社会结构中群体互动的相互关注与情感连接,认为仪式是社会动力的来源,强调参与者会在仪式中产生一种共享的情感体验与身份认同。

人们对加工后的“确诊体”文本进行点赞、评论和转发的行为,会给予参与者社会自信,促使着更多人加入进来从事内容生产与互动分享。

TIP3: 参与式文化

无独有偶,美国传播学学者詹金斯曾在1992年将媒介文化中的交互现象描述为“参与式文化”。他将文本的读者比作“游牧民族”,将他们对文本的挪用比作“盗猎,也就是说,读者在阅读时,实际上是在“穿越别人的领地”。

詹金斯乐观地认为粉丝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接触他们偏爱的媒介信息,将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重新演绎,积极地建构着一种属于自己的文化。

其实,无论是互动仪式链,还是文本盗猎者,我们都可以感受到人类作为社会动物的交互能力和创造力。人们为了追求情感交换和群体认同,对网络流行语的再生产抱有极大的热情,参与者们在创造热梗的互动仪式链中享受狂欢,“确诊式文学”的流行不过又是一次群体情感共鸣的现实投射

总的来说,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为用户提供无限丰富的际遇条件下,网友们的文学再创作相互激起了热忱的神经感官系统,成就了某种意义上的媒介景观。

 三、“演我精神状态” 

 时代与结构的双重压力 

从历史与结构的视角来看,我们生存于“夹缝之中”。上几代人建构的秩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下的情况,但其仍持续发挥作用。而本应由我们建立起的新秩序却陷入了混乱,可是目前我们缺乏必要的力量,在宏大的结构之下被社会与没有话语权无力改变的冲突、个人梦想旺盛与社会资源有限的冲突、渴望感情与个人魅力尚未形塑的冲突不断冲击。韩炳哲曾提出“功绩社会”的概念,认为“工作和绩效的过度化日益严重,直到发展成一种自我剥削。”在绩效与评价之中,我们能够窥见实现阶层跃迁的渠道和机会仍存,但难度之大使我们体验着压力与痛苦,时常陷入焦虑不安的情绪。

此时,“确诊式文学”为我们提供了宣泄的出口。影视文本链接了现实生活与虚拟想象帮助个体跳脱具体的生活情境,同时实现了对现实情境的反观。个人从某个角色身上获得共鸣,将自己代入具有一定特质、能够真实表达情绪情感的角色,以ta之名抒己情,使得自己长期封锁抑制的情绪在前台呈现,完成常常被迫笑脸迎人到“是我生性就不爱笑”的角色转变。

四、“自从确诊后精神好多了” 

包容但警惕地认识与对待“确诊式文学”

通过“确诊体”,个人将生活的苦解构,寻找到了有效的排解方式,赋予生活趣味性。“确诊式文学”也巧妙地为人们搭建起了生活与艺术的桥梁,回溯艺术作品,借助角色宣泄压力,寻求群体认同感、归属感。

但是一些人指出“确诊式文学”其实是把简单的事物复杂化,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设置壁垒;也有人认为“确诊式文学”作为梗文化之一,反映了当下社会深刻存在的语言贫瘠,“人们缺乏自我表达的方式和能力,只能在网络梗中捕获些许灵动”。

所以,我们在包容看待“确诊式文学”的同时,也应该对其进行理性地、批判地审视:认识到它仅是一种自我认定、疏解表达的方式,而生活及其表达是丰富多样的。我们可以通过角色观照自己的人生,但不要从众式地把自己标签化,甚至是负面标签化,这样只会为自己设限。

或许“确诊式文学”    

于我们而言最大的意义在于    

提醒我们在认同角色的过程中    

关注自己的身心状态    

寻找自洽自处的舒适区    

◎文案 | 刘翔翥

◎排版 | 范怡秋

◎来源 | 部分图片和文字来源于网络

本文地址:http://mip.xhstdz.com/quote/70333.html    物流园资讯网 http://mip.xhstdz.com/ ,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0相关评论
相关最新动态
推荐最新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