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六把纪念长椅,推动一座公园试点求变

   2025-07-29 kongyu890
核心提示:7月,上海滨江森林公园内一片完成市政工程的地块恢复开放,其中迎来了一份深情的纪念礼物:已故药物化学家沈竞康博士、美籍英裔

7月,上海滨江森林公园内一片完成市政工程的地块恢复开放,其中迎来了一份深情的纪念礼物:已故药物化学家沈竞康博士、美籍英裔科学家蒋鏖力博士的同事及亲友,向园方捐赠了6把带有纪念铭牌的休闲长椅。


近日,这些寄托着追思的长椅被安置在优美的林荫道中,不仅成为一道温暖的风景,方便游客歇脚纳凉,更承载着动人的故事与对城市的热爱。


这6把椅子不仅承载深情,更是一次公园接受个人实物捐赠的大胆尝试。


图片


在上海滨江森林公园重新开放的西南片区,水杉树林荫道两侧,6把崭新的公园休闲椅格外引人注目。


长椅的背后,不足手掌大的椭圆形铭牌,低调彰显着它们的不同。其中3把写着:纪念沈竞康博士,另3把纪念的是美籍英国人,蒋鏖力博士。


“我们都是做生物医药的,在上海张江这边,蒋博士在2007年的时候,集团总部把他委派到上海来,建全球的一个就是研发中心。他非常喜欢上海,生前就一直想要留在上海


捐赠人代表万先生说,这次捐赠是为了完成蒋鏖力博士生前对上海热爱的心愿。


“另外一位沈博士,是我的老师。两位对生命健康在上海浦东做出的一些贡献,我们觉得值得去了解和纪念。


图片


两位毕生致力于药物研发领域的杰出贡献者,深爱着上海这片热土。在他们的学生和亲友心中,为公园捐赠带有定制铭牌的长椅,既是对其科研精神与贡献的朴素纪念,也是将这份温暖传递给公众的理想方式。


然而,这种在国外常见的纪念形式,在上海却面临操作空白。


对于开启个人实物捐赠试点,园方有一个形象的比喻:过去公园更像是公众日常生活之外的设施,现在伴随公园城市的建设,公园更像是大家生活中的一部分。如果市民自愿想为“我的家园”增加设施,应当被欢迎,被支持。


这次充满温情的“双向奔赴”,经过了细致沟通。


3月份初,双方初次联系,4月中旬,两位老先生的亲友分批实地考察滨江森林公园,最终双方确认,捐赠6把公园同款长椅,放置在7月重新开放的西南片区,休憩需求较大的影视路上。


“滨江森林公园面朝吴淞口,和我们想表达的意思非常一致,两位先生胸怀天下。


万先生特别提到,公园有黄浦江、长江、东海“三水并流”的独特地理风貌,恰如两位博士的精神写照。


“这里也非常契合海纳百川、大气谦和的上海精神,通过这个椅子,来表达大家对上海的热爱。”


图片


市民有捐赠的意愿,公园也有现实需求。


“增加了100多个园椅。”滨江森林公园工作人员朱晓琳说,自从免费开放之后,游客量基本上是翻了一番,对座椅的需求变大了。


试点捐赠,目前可以捐赠公园现有的同款,如果是有一些想法和设计,也可以拿设计稿跟公园确认,要符合公园特质。捐赠方可以和公园一起选放置点。”


公园工作人员说,他们希望这个温情的开端能形成示范,探索出更清晰的实物捐赠规则。


虽然园方承诺,承担长椅的后续养护、更新,但万先生透露,许多同行也表达了支持后续维护的意愿。他们甚至计划将行业活动引入公园,让这份源于纪念的公益力量,鼓舞更多人。


“我们甚至觉得,将来比如开一些学术会,或者小范围的圆桌会,都可以到滨江森林公园来做。


文化传播上会有促进作用,也希望慢慢让更多人理解和接受,更多的人会加入进来。”


采访手记

《于无声处润人心》


图片


市民捐赠的这6把公园长椅,其摆放格外用心:


在水杉树林荫小道的一侧,2把长椅相邻摆放,静静面对另一侧4把相对分散的长椅。这格局,宛如一中一外两位科学家正与学生对谈,与公园的整体环境浑然一体。


椅背上那毫不起眼的纪念铭牌,承载着对故人的追思,就这样悄然融入游客可阅读、可使用的公共家具之中。坐在这里,感受不到刻意的沉重或悲伤,恰恰期待它能带给游客,更轻松惬意的休闲时光。


代表捐赠人万先生在接受采访时坦言,从事药物研发的人,很可能终其一生,能成功推向市场的新药也寥寥无几。耐得住无人问津的寂寞,才能承托得起生命的分量。这句肺腑之言,也道出了他们选择捐赠公园座椅的深层原因。




素材来源:作者 代灵

@话匣子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kongyu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